江苏武进 |数字赋能见成效 检测效率提两成

  • 2025-11-06 13:38:34
  • 作者:吴文龙 李昌桂 曹林峰
  • 中部新闻网
 

“预计生产线上AI质检的效率将提升20%,有效适配生产线检测需求,为企业降本增效。”在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倒车雷达探头生产车间,班组长黄海浩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经济学院吴超教授正在进行AI检测系统技术升级,逐帧校验数据、优化模型响应速度,这个实打实的提效成果,源自一场精准赋能的数字能力专题培训。

近日,由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总工会指导,武进国家高新区总工会主办,武进工匠学院(鸿儒人才)、武进区与新产业工人发展中心承办的2025年武进国家高新区“企业班组长数字能力”专题培训班在武进职工服务中心圆满收官。来自武进国家高新区的28家重点企业,50余名优秀班组长顺利结业。而黄海浩的实践案例,正是此次培训“围绕实际、学以致用”的生动注脚——作为培训班的“模范学员”,他课上对接专家、课后快速攻坚,让数字技能迅速转化为实践成果。

课程精耕、模块赋能,打造实用“工具箱”

近一个月的沉浸式培训,紧扣数字化转型浪潮与班组长岗位核心诉求,精心打磨10余场精品课程,构建起多维度的“数字能力提升阶梯”。从数字化背景下班组长的角色重塑、人工智能AI赋能生产管理的实操技巧,到团队管理、班组5S落地的数字化赋能实战方法,再到AI办公工具高效应用、新质生产力与智能制造的前沿解读。课程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运用,让每位学员在学习中吃透数智管理,实现认知与技能的双重升级。

创新务实、学练同步,激活实战效能

摒弃传统“满堂灌”, 培训采用“理论教学+实操演练+案例讲解+小组讨论”的多元化形式,邀请高校学者、行业专家、标杆企业优秀班组长组成师资阵容,保障课程的前瞻性与实战性;搭建“课后对接通道”,推动院校资源、行业专家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黄海浩正是在“AI赋能质量检测”专题课上,将企业生产线AI识别检测效率不足的难题与吴超教授深入交流,课后迅速运用,围绕算法优化、样本库扩容等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攻关,实现检测效率的显著提升。

在“AI工具使用”“新质生产力”等模块中,其他学员也围绕真实生产案例分组研讨,形成多项具有实践价值的《数字化改善初步方案》,为企业后续转型储备了鲜活思路。

头雁领航、学思践悟,分享学习“新收获”

“培训解决了我们‘为何转、转什么、怎么转’的困惑,回去要第一时间把数据看板分析法用在班组管理中!”龙城精锻班组长李阳的分享道出了学员心声;恒立液压田森宇则感慨:“最大收获是思维转变,以前凭感觉,现在让数据说话,决策更有底气了!”学员们纷纷表示,经过培训,视野大开、能力提升,实现了“带着问题来,满载成果归”的预期目标。

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本次培训班还评选了“优秀学员”“标兵学员”“模范学员”。

武进工匠学院执行院长周树明表示,将紧扣国家“十五五”规划,结合武进产业发展需要,精准开设人工智能、数字技能培训课程,培育更多数字工匠,为企业发展、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供稿:江苏常州武进区总工会:吴文龙 李昌桂 曹林峰)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