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六一” 关注儿童健康 市人民医院儿科医生盘点4种常见疾病

  • 2023-06-01 10:00:55
  • 阳江市政府网

  性早熟的外界因素

  性激素含量高:动物的性腺即卵巢、睾丸,还有胚胎,小孩最好不要吃。比如蟹膏,是雌蟹的卵巢;雪蛤,是输卵管和卵巢风干后制成的;“鸡子”,是公鸡的睾丸;北方的毛鸡蛋,是鸡的胚胎;还有“海龙海马加田七”这些含有性激素是非常高的,容易引起性早熟。

  各类补品、增高口服液:大部分补品或者增高口服液、胶囊,都或多或少含有性激素、促性腺激素样物质,可能会通过调节雌激素受体、提高受体成分基因表达等方式,发挥雌激素效应。比如蜂王浆、花粉、海马、紫河车(胎盘制品)、鹿茸等,还有部分用于增高、抗疲劳的口服液。这些东西吃了,引起雌激素效应,的确能短期见到长高,但同时会引起性早熟、骨骺提前闭合,最终导致成年身高受损。

  膨化食品、饮料、甜食、洋快餐:这些食品就是医生口中的垃圾食品,严格来讲这类食品虽不含性激素,不会直接使孩子性早熟,但它们含有大量的糖分、油脂,热量高,孩子吃多了,容易肥胖。当孩子过度肥胖,其体内的脂肪组织可能会向生殖系统发出特殊的代谢信号,激发青春发育。而且脂肪组织也是内分泌器官之一,会引起雌激素增多,所以肥胖的小孩更容易性早熟。加强运动可以促进脂肪动员,消耗体内过多脂肪,降低雌激素水平,减少或者延缓性早熟的发生。

  长时间看手机、看电视、晚睡、开着小夜灯睡觉:晚上关灯入睡后,孩子的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增多,这种激素能够抑制腺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避免孩子过早发育。但长时间看手机、看电视会带来灯光的刺激,还有睡晚、开着小夜灯睡觉,会使褪黑激素的分泌大大减少,腺垂体促性腺激素大量释放,易造成发育提前。

  不管男孩、女孩,一旦发现性早熟,应及时到儿童内分泌专科就诊。

  防范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医学指导/市人民医院儿一科 主治医师  罗玉婷

  近日,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里,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而就医的患儿不在少数。医生提醒,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主要以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轻症如普通感染,重症可导致阵发性呼吸困难、发绀、心衰等。家长们不能掉以轻心,做好防护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轻微症状1至2周可自行消失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症状一般1至2周内自行消失。常规抗病毒药物有一定效果,如患儿体温超过38.5℃,可给予药物降温,联合物理降温。继发细菌感染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有效的抗菌药物。

  但对于2岁以下的患儿来说,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往往症状相对明显,可能会出现喘息,呼吸道分泌物相对较多,甚至堵塞气道,导致呼吸明显增快,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出现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后,如果新生儿每分钟呼吸大于50次以上,1岁以内的孩子每分钟呼吸大于40次以上,2至5岁的孩子每分钟呼吸大于30次以上,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此外,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除了儿童是易感人群 ,有哮喘、心肺疾病的患者、老年人等免疫缺陷人群,也要加强个人防护,这类人群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症状更重。

  医生提醒,免疫缺陷人群如果出现反复发热、呼吸急促、憋喘、鼻翼扇动、呼吸费力、口唇发绀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勤洗手做好接触防护

  呼吸道合胞病毒主要通过鼻咽黏膜或眼黏膜接触含病毒的分泌物或污染物传播。直接接触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但飞沫和气溶胶也可引起传播。呼吸道合胞病毒可在手和污物上存活数小时。洗手和接触防护是预防传播的重要措施。

  医生建议,家长尽量不要带孩子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外出时要佩戴好口罩,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孩子外出回家以后,一定要注意手卫生,勤洗手。还有就是要让孩子保持规律生活、充足睡眠、营养均衡,增强孩子自身的抵抗力。

  此外,要防止交叉感染,因为近期病毒种类较多,如果孩子感染一种病毒后,其抵抗力会下降,这时其他病毒就会乘虚而入。这就是临床上许多孩子在感染后三四天又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的原因,从而导致近期儿科患者激增。

  正确认识儿童癫痫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