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1日是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市政府残工委授予10人“阳江市残疾人创业典型”荣誉称号—— 身残志坚顽强拼搏创造美好生活

  • 2023-05-22 10:10:08
  • 阳江市政府网

  钟通计为人善良,思想比较独立,经常一个人躲在屋里钻研电脑、机械模具设计,一学就是小半天,电脑方面的知识他比好多人都精通,有的客户说虽然自己读过大学,但在3D建模等方面的知识都不如他。

  2019年,钟通计在和客户做五金模具售后服务时,得知阳江不少五金厂都备受抛光灰尘污染的困扰,爱动脑好钻研的他就萌生了研发一台自动收集抛光废弃物的机器的念头。经过三年刻苦钻研,2022年,他终于成功研发出一台环保专用机器,至今已经卖出了300多台,受到五金企业用户好评。

  目前,钟通计已将自己研发的机器申请国家专利,他说接下来要努力把工厂运营好,争取抛光环保设备早日实现量产,为阳江的五金刀剪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黎新波(肢体残疾)

  成功创业不忘扶助更多残疾人就业

  来自阳春的黎新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跟着村民到江门、中山等地打工。在无学历、无一技之长的情况下,他克服身体残疾的困难,从建筑工地小工做起,通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奋斗,终于在中山的建筑和装修界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2014年,以自己艰苦创业的成功经历,凭着强烈的创业意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敢的判断力,黎新波决定回乡创业,加盟经营永日橱柜,开办永日橱柜合水店,不久后又开办了第二间分店——兴华店。2021年,他又投资100多万元在合水镇新云村成立了鸿丰石材厂。如今,他经营的企业,年销售金额达400多万元。

  以残助残,助残先助志。在自身创业进入新阶段的同时,黎新波惦记最多的还是残疾人兄弟姐妹,他一直努力在自己的工厂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岗位,还通过各种途径联系残疾人到自己的工厂工作。下一步,黎新波计划在全市各大乡镇成立自己的橱柜销售门店,并计划每个销售门店都预设一个残疾人岗位。

  ◎覃北汉(视力残疾)

  与残疾人员工共渡难关走出疫情阴霾

  来自阳春的覃北汉,从小双眼视角膜脱离造成双眼失明。尽管疾病夺去了他的光明,但身残志坚的他依然选择笑对人生,选择去学盲人按摩。经过自己不断努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学业有成,并找到了人生伴侣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覃北汉在阳春市春城运河路52号开办了一家颇具规模的盲人按摩店,如今开店已有23个年头,店内面积600平方米,有16张按摩床,有8名按摩师和1名肢体残疾人员工。

  三年疫情期间,覃北汉的盲人按摩店生意惨淡,因为房租、水电和员工生活费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他一度想过关闭按摩店,但他又担心这些盲人就业无着落,他们跟随自己十多年,早已把按摩店当自家了,最后他咬紧牙关确定和他们一起共渡难关。最终,他凭着热情服务和过硬的按摩技术,在疫情后生意迅速恢复,赢得顾客的好评。

  覃北汉是个热心肠的人,多年来他培养出10名盲人按摩师,促进盲人按摩行业壮大。他不但解决残疾人就业,更为残疾人家庭排忧解难。他还用自己的按摩技术帮助其他残疾人就业创业,以实际行动给更多的残疾人带去了光明和希望。

  ◎胡业欣(肢体残疾)

  克服行走不便困难养生猪种果树

  来自阳西的胡业欣,因患小儿麻痹症原因导致右下肢重度残疾,但他克服行走不便的艰难,从2008年开始养殖生猪,从开始只养十几头生猪,慢慢扩大养殖生猪的数量、种类,如今逐渐形成小猪、母猪和种猪的循环养殖链条。

  有一年,当地发生了一起很严重的猪瘟,胡业欣养殖的生猪也患上了病,一头接着一头地大量死亡。那段时间是他最难熬的时候。后来,在镇政府兽医站的帮助下,成功阻断了猪瘟的蔓延传播,及时挽救了他们养殖的生猪,挽回了大量经济损失。

  如今,胡业欣的养猪场经营情况好,收益也高,每年可出栏600-800头生猪,年均创收30万元左右,同时还有自留山种植果树约10亩,每年创收5万元左右,并经营零售品小卖部,每年创收2万元左右。他的生猪养殖和果园种植项目,还作为当地残疾人创业基地之一进行推广,带动了一批当地残疾人发展种养殖产业。

  ◎陈仲成(肢体残疾)

  通过养蜜蜂种果树实现自食其力

  来自阳西的陈仲成,因患脊髓灰质炎的疾病原因导致右下肢重度残疾,右脚关节弯曲,行走极其困难。虽然行走不便,但他依然坚持每天在自己的蜂场里忙活,检查蜂箱、收蜜、打蜜。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