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1日是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市政府残工委授予10人“阳江市残疾人创业典型”荣誉称号—— 身残志坚顽强拼搏创造美好生活

  • 2023-05-22 10:10:08
  • 阳江市政府网

  今年5月21日,是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在全国助残日前夕,市政府残工委授予10人“阳江市残疾人创业典型”荣誉称号,这些创业典型自强不息、不畏艰难、矢志创业,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努力用勤劳智慧实现人生价值,充分展现了残疾人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的良好精神风貌。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本报今日刊登10名“阳江市残疾人创业典型”的简要事迹,敬请读者关注。

  ◎张培(肢体残疾)

  20多年自强不息矢志创业

  来自江城区的张培,早在16岁时就开始第一次艰难创业,开设家私厂和家私销售店,后因电路短路,一场大火烧毁了家私店,损失惨重。但张培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又自力更生改行开办日杂小卖部,日子才渐渐好起来。

  开办日杂小卖部的成功,又燃起了张培扩大创业的激情。1999年,他再创业成立了阳江市江城区腾兴美容塑金厂,产销、加工美容制品、五金塑料制品。2013年,他又跨行业在江城区白沙街道大岗村租了10多亩旱地种植盆景。2021年5月,他又在江城区城西街道新开了一家五金分厂。如今,张培的公司拥有多个专利,并安排多名残疾人到公司就业。

  经过20多年自强不息的努力,张培始终坚持“在创新中发展,在服务中提高”的创业理念,以“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的精神,通过不断技术创新,推广实用型新技术,积极开拓新产品,占领市场份额,同时诚信经营、理性管理,最终赢得了市场和客户的认可。

  ◎林良自(肢体残疾)

  用医者仁心开办“仁心大药房”

  来自江城区的林良自,虽从小身患残疾,但身残志坚,从不怨天尤人。1990年,他看准了药品行业的发展势头,带着东拼西凑的2万元,成立了“阳东医药总公司第一门市部”,并正式挂牌营业,做着调货买卖药品生意,同年也赚到了他人生第一桶金。1995年,因经营不善,一度濒临结业。但他凭着那股不服输的精神,从新调整了经营方针,再一次把生意从悬崖拉回。

  1998年,林良自在市区太傅路正式成立第一间药店“聚仁堂大药房”。2003年,他把“聚仁堂大药房”改名为“仁心大药房”,并一直使用至今。2019年,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他在市区城南成立了“仁心大药房”第二间店。2022年,他又在市区城北成立了“仁心大药房”第三间店,企业员工已达百余人。

  为回报社会,从2021年起,林良自决定以“仁心大药房”名义对阳江地区患有残疾的人群购买药品,实行凡是购买60元以上药品一律减免30元,每月可减免一次。该优惠一直实施至今,为众多残疾人减轻了经济负担。

  ◎陈梦娴(视力残疾)

  苦学过硬本领开办盲人按摩店

  来自阳东区的陈梦娴,视力一级残疾,她的丈夫也是一名视力一级残疾人,他们身残志坚,夫妻俩一起创业,在东城镇振士北路开办盲人按摩店——阳东区利康保健中心,专心经营推拿按摩、拔火罐和刮痧等。

  由于患有先天性眼疾,陈梦娴的成长之路异常艰辛,但她没有自暴自弃。陈梦娴和丈夫相知相爱,先后参加了市、县残联举办的盲人按摩培训班。为了能尽早掌握按摩技能,陈梦娴吃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苦,经过不断虚心请教和学习实践,她在同批学员中率先掌握了精湛的推拿按摩治疗技术,为她和丈夫的创业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5年,陈梦娴在阳东区东城镇租了一间门面,和丈夫开起了盲人按摩店。由于夫妻俩技艺精、态度好、服务优、收费低,夫妻俩很快得到大家的认可,每天都有不少慕名前来的顾客。“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解除一些痛苦,自己也能自食其力养家糊口,觉得已经很满足了。”陈梦娴说,她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钟通计(肢体残疾)

  自学成才研发抛光环保专用设备

  来自阳东区的钟通计,双下肢二级残疾,平时走路要靠轮椅。2008年,他参加残联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班,学会了烧氩弧焊技术,后来自主创业,在东城镇工业区开设硕通环保设备厂。

  钟通计身残志坚,只有小学文凭的他硬是凭着自己的毅力学会了电脑,自学机械模具设计,批量设计生产环保设备,租了400多平方米的厂房创业,还请了4个工人,成了远近闻名的创业能手。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