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建庄‖“获得感” 刍议
- 2025-10-29 00:08:34
- 作者:吉祥
- 中部新闻网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绘就的“十五五”蓝图,将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置于核心位置,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本文从时代意义、实现途径、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加以刍议,试图对“获得感”有个清晰的认识。
一、时代意义:获得感的内涵与价值
获得感是检验社会发展成果、评价社会治理成效和民众生活质量的一把重要标尺。在当代中国的政策语境中,获得感已成为衡量改革成效和民生改善的关键指标。
获得感是客观获得与主观体验的有机统一。它不仅关注物质层面的实际获取,更强调人民群众对发展成果共享的主观感受。这种主客观的统一性,使获得感成为联接社会发展与个体体验的枢纽性概念。
获得感涵盖多维度内容。研究表明,获得感包括获得内容、获得环境、获得途径、获得体验和获得共享五个维度。这种多维结构充分体现了获得感概念的丰富内涵,超越了单纯的经济指标,涵盖了物质、精神、社会和文化等多个层面。
获得感是检验国家治理成效的试金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强调,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升获得感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满意度,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
二、现实途径:提升获得感的多元路径
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措并举、协同发力。基于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相关研究,提升获得感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坚持高质量发展,夯实获得感的物质基础。全会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为更多人提供稳定就业和收入来源。
加强普惠性民生建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全会要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破除获得障碍。要“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深化市场化改革。同时,要“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打破阶层固化,让每个人都能通过努力奋斗实现人生价值。
推动共建共享,促进社会公平。获得感的核心在于共享发展成果。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强化社会保障体系,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创新社会治理,优化获得体验。要善于运用“加减乘除”法做好民生工作:勤做“加法”,扩大优质供给;勇做“减法”,解决急难愁盼。善做“乘法”,激发创新活力;敢做“除法”,消除风险隐患。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体验。
三、未来展望:以获得感开启十五五新画卷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关键阶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全会号召全党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要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
凝聚磅礴力量,共同团结奋斗。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充分调动全社会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获得感”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温度计,更是检验执政为民的试金石。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中,“人民”二字重若千钧。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到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每一项部署都直指民生冷暖,映照出发展为了人民的初心。
“十五五”新征程已经开启,把全会精神转化为生动实践,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一幅获得感更加充盈的现代化画卷正在神州大地徐徐展开。
扩展阅读
头条推荐
- 河南淮滨实验小学郑营的孩子们毕业啦2025-06-27 16:28:08
- 河南淮滨:派出所民警积极开展反诈宣传2025-06-20 08:40:04
- 河南淮滨:精益求精纺织女工2025-06-17 16:30:54
- 河南内黄迁民屯村的“瓜果经济”村里2025-06-16 09:41:44
- 河南内黄文旅推荐官代言直播助农2025-06-16 09:36:34
图文推荐
-
1
山西省绛县县委书记解芳深入农商银行看望慰问一线女职工并调研
2025-03-06 14:30:47
-
2
河南信阳市文联主席姜洋走访慰问淮滨农民作家王新华(图)
2024-02-05 23:00:20
-
3
极目新闻因批评河南“男女妲己”被全网怒怼 被质疑“亲日”
2024-01-22 09:33:32
-
4
河南省教育厅校园安全督查组莅临潢川县督导民办学校安全工作
2024-01-25 17: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