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建庄‖世说新语:大声若希

“大声若希”四字,出自《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其言宏阔,其理幽深,谓至大之音,反而稀闻;至博之理,反而若讷。这并非教人缄口,乃是教人慎言,教人于喧嚣中守静,于混沌中求明。人生在世,能解此意者,大抵已尝过几回祸从口出的苦楚,晓得言语不但是载思之舟,亦能成覆舟之水了。
常见世间人,遇事每每急于剖白,仓促间便下断语,自以为得了真章,其实不过捕风捉影。究其根源,乃在不察。不察而言,言必失当;不察而断,断必近诬。于是生出许多无谓的枝节,平白搅乱了清水,又或竟至于激出不可收拾的波澜来。此等情形,在公则误判形势,空耗物力;在私则伤人和气,徒增悔恨。可见随波逐流地言语,终不免为流俗所裹挟,既看不清前路,亦踩不稳脚下。
故而实事求是,便成了要紧的功夫。所谓实事求是,非止于案头笔墨功夫,更须腿脚勤快,耳目清明,要亲身到那现场去,将那事情的千丝万缕一一理清,将那内里的症结细细揣摩。未经调查,则不宜发言;未经研究,则不宜决策。这倒不是教人做那优柔寡断之徒,乃是教人谋定而后动,言之有物,行之有方。譬如良医诊病,必先望闻问切,然后开方下药,断无隔空猜病之理。
由是观之,能持“大声若希”之操守者,实在是人生成熟之标志。他并非喑哑,乃是沉潜;并非怯懦,乃是审慎。他晓得言语的分量,更晓得沉默的力量。这般的修养,须得在世事中反复磨砺,在挫败中时时反省,方能渐渐养成。一旦养成,则胸中自有经纬,眼前自有明辨,虽不轻言,言则必中。
故而,那真正掷地有声的言语,往往出自长久的沉默之后。
扩展阅读
头条推荐
- 河南淮滨实验小学郑营的孩子们毕业啦2025-06-27 16:28:08
- 河南淮滨:派出所民警积极开展反诈宣传2025-06-20 08:40:04
- 河南淮滨:精益求精纺织女工2025-06-17 16:30:54
- 河南内黄迁民屯村的“瓜果经济”村里2025-06-16 09:41:44
- 河南内黄文旅推荐官代言直播助农2025-06-16 09:36:34
图文推荐
-
1
山西省绛县县委书记解芳深入农商银行看望慰问一线女职工并调研
2025-03-06 14:30:47
-
2
河南信阳市文联主席姜洋走访慰问淮滨农民作家王新华(图)
2024-02-05 23:00:20
-
3
极目新闻因批评河南“男女妲己”被全网怒怼 被质疑“亲日”
2024-01-22 09:33:32
-
4
河南杞县五里河镇:依托红色资源融合 促进民宿产业发展
2024-03-28 21: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