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艺术设计为低空经济赋能

  • 2025-07-02 10:45:14
  • 作者:吴文龙 李昌桂 耿晨熙
  • 中部新闻网
 

6月30日,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重点项目团队成员开展为期一周的主题为“光艺赋能・智绘苍穹”的艺术设计视角下的低空经济照明系统研学营,赋能低空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团队成员在江苏省照明协会相关企业导师的指导下,来到常州海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江苏松立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用艺术设计的专业优势,从美学、创意、用户体验等多角度,深入探索低空经济照明系统的设计与创新。

常州海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志凌介绍说,本次研学营为校企深度融合发展搭建平台,培育兼具技术素养与艺术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照明行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精心设计的课程体系涵盖政策、技术、艺术等多维度,并配备了优质的实践基地,确保学员能在专家指导下将创意转化为实际成果。

团队成员、2023级环境设计专业学生肖阳深有体会地说,从工厂车间到设计工作室,完成了从观察者到创新者的蜕变。在灯具工厂,目睹标准化生产流程与工艺细节,让其对产品落地有了具象认知。设计阶段,将无人机平台、轨道充电桩与路灯融合时,遭遇结构设计、能源传输等难题,在反复推敲与调试中,终于让方案从纸面走向可模拟的雏形。这次实践不仅让大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更深刻体会到跨领域创新的挑战与魅力。他表示,未来会带着这份经验,在技术融合的道路上持续探索。

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始终坚持艺科融合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该院为确保暑期研学营办出成效,专门聘请了照明系统11位业内资深专家担任行业企业导师,协同该院专业课教师,向研学营团队成员提供一对一指导,同时在常州松立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校外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基地。

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杨文生在开营动员时说,此次研学营的启航,是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不仅为行业人才培养开辟了新路径,也为探索艺术赋能低空经济,推动照明系统艺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供稿:江苏理工学院 吴文龙 李昌桂 耿晨熙)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