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千年中医智慧遇上现代医保支付——安徽歙县率先开展"日间病床"试点显成效

  新安江畔“病床革命” 当千年中医智慧遇上现代医保支付———安徽歙县率先开展"日间病床"试点显成效

  上午8时许,歙县深渡中心卫生院针灸推拿科内,72岁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陈大爷正在接受中医推拿针灸治疗。与以往不同的是,每次治疗结束后他就能回家休养,出院结算时发现总费用才1500余元,自己只负担102元。这得益于歙县在县域内基层定点医疗机构推行的“日间病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一场“患者减负、医院增效、医保节支”的三赢实践正在新安江畔生动上演。

  支付改革破解医保困局

  长期以来,“小病大治”“挂床住院”现象在基层医疗机构屡见不鲜。2020年10月,歙县医保局率先在全市启动适宜日间病床收治病种医保结算试点工作,积极探索适合中医特色的按病种付费新模式。歙县医保局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传统住院模式下,普通颈腰椎病患者日均费用约300元,而日间治疗仅需180元,按年均服务2000人次计算,年均可节约医保基金120万元。

  三位一体构建诊疗新模式

  试点工作突出“精准化、标准化、智能化”特色。一是建立56个中医优势病种库,涵盖中风康复、骨伤科等8大类;二是制定“三个一”规范管理,即统一计费管理、病区管理、诊疗管理;三是积极推进智能监控、大数据筛查等信息化监管方式,结合病历审核、现场检查、数据分析等进行精准综合管理,防范日间病床按病种付费滥用乱用。

  多方共赢释放改革红利

  数据显示,试点以来累计服务患者7011人次,次均费用下降7 %,患者自付金额减少40%,诊治人次在全市占比达90%以上。正在接受治疗的颈椎病患者汪大爷感慨:“现在白天治疗晚上回家,既能带孙子又不耽误家务活,真好真好!”更可喜的是,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效率显著提升,试点科室医师人均接诊量及中医药适宜技术使用率同比增长。

  时值新安医学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关键期,歙县医保的支付方式改革实践犹如一剂“活血化瘀”的良方,不仅疏通着基层医疗的“经络”,也是歙县医保局“比发展、讲奉献、重实干”作风建设成果转化成为落实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生动实践,更在深化医改的大潮中谱写出一曲守正创新的时代强音。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