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县区动态】建设和美乡村 打造养心利辛

  • 2024-05-17 08:31:49
  • 作者:
  • 中部新闻网

全省最大的老乡鸡养殖基地落户在这里、碧水绕村勾勒出一幅幅水墨画、“满满的幸福”成为村民最深切的感受……这是利辛县城北镇徐田社区、孙集镇刘营社区如今的和美景象。

近年来,利辛县以产业富民强村为主线,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基础,以建设彰显田园风光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和省级中心村为抓手,由点及线、连线扩面,打造了一批彰显田园风光的特色乡村品牌。“来利辛,真养心”,成了许多游客的口头禅。

全省最大的老乡鸡养殖基地落户

咔嚓、咔嚓……5月13日,在位于利辛县城北镇徐田社区的老乡鸡养殖基地,一枚枚鲜鸡蛋从鸡舍传输窗口传输带上缓缓进入包装车间。在第一道“关口”,工作人员眼疾手快地挑出个头较大的双黄蛋,其他的鸡蛋在流水线上继续“游走”,随着流水线的不断转动,鸡蛋自动进入了蛋托,运行到最后一道工序——装箱,随后,整箱的鸡蛋被装进早已等候在门口的货车,发往全国各地的老乡鸡连锁店。

安徽老乡鸡餐饮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孙帮勤介绍,这里是全省最大的老乡鸡养殖基地,占地面积800余亩,目前存栏量150万只鸡,其中正在产蛋的有120万只,每天的产蛋量约70吨110万枚。

全省最大的老乡鸡养殖基地为什么落户徐田社区?“这里的营商环境很好,从项目落地到办理各种手续,都是一路绿灯。这里还给我们提供了上千亩土地,厂房也给提前建好了,对我们的支持很大。”孙帮勤说,项目建设期间,县城投公司的人员直接住在他们公司,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项目整体推进很顺利。

据介绍,除了蛋鸡养殖,基地还建有皖北最大的冷库,为皖北地区100多家老乡鸡连锁店提供食材。

老乡鸡养殖基地的建立,不仅为徐田社区居民提供了12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还给社区带来集体经济收入。

“下一步,我们打算和徐田社区合作,发展纸箱加工、蔬菜种植、面粉加工等产业,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为乡村振兴多出点力。”孙帮勤表示。

除了老乡鸡养殖基地,徐田社区还有肉牛养殖基地,目前社区共有规模企业4家。

种植业发展方面,徐田社区按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引进培育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建有瓜蒌、冬枣、蔬菜种植基地。

“我们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注重延长产业链,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徐田社区党总支书记徐明飞介绍,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已由几年前的20多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129.5万元,预计今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200万元。

生活在这里就像生活在公园里

初夏时节,走进利辛县孙集镇刘营社区,道路干净宽阔,墙绘五彩缤纷,碧水、蓝天、绿树、小桥、流水相互映衬,长廊、凉亭、小广场上,村民们或拉家常或在休闲,一幅和美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去年以来,刘营社区以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聚焦人居环境改善,突出特色资源优势,对自然景观进行优化提升。“在景观打造中,我们融入了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力求实现一季一景。”孙集镇综治中心负责人、刘营村包点干部赵晓哲介绍,春天呈现万物复苏、草木争春的盛景;夏天依托现有水系,打造休闲垂钓基地;秋天呈现秋高气爽风景怡人景象;冬天凸显冬雪意境、宁静乡村。

刘营社区水资源丰富,共有11条水系,水域面积约40亩。“目前,我们的11条水系已经全部贯通,实现了活水循环。”赵晓哲介绍,社区还对五处池塘进行了清淤、贯通、绿化升级,五处水塘连接处新建了蜿蜒曲折的小径,岸边树木繁茂,曲径通幽,美不胜收。

“半江红”池塘是社区五处池塘之一,记者在这里看到,碧绿的水面上,喷泉正在随着音乐节奏交替变换造型,水边的红色木栈道上,有人在打卡拍照。“这处水塘是自然形成的,以前水环境比较差,整治以后变得可美了,特别养眼养心。”刘营社区居民刘杰夸赞说,现在家门口就是绿色公园,生活在这里真幸福。

在“绿野仙踪”景区记者看到,这里不仅绿树成林,还建有古色古香的休憩亭,开着鲜花的大草坪,漫步在林荫小道上,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我们社区现在跟以前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到处都很美,所以我放弃了在县城工作的机会,回到了社区的医疗室工作。”社区医疗室医生王桂超告诉记者。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